在青海高原的腹地,西宁这座城市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热爱足球的人们。这里,业余足球文化盛行,西宁业余足球联赛更是草根足球的激情燃烧之地。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充满活力的足球世界,感受西宁业余足球联赛的魅力。
一、联赛简介
西宁业余足球联赛成立于2014年,由西宁市足球协会主办。该联赛旨在为广大业余足球爱好者提供一个展示技艺、交流学习的平台,推动西宁市足球运动的发展。联赛分为甲、乙两个级别,参赛队伍均为西宁市各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自发组织的业余足球队。
二、联赛特色
1. 草根足球的盛宴
西宁业余足球联赛的参赛队伍来自各行各业,既有企业精英,也有社区草根。这些队伍在联赛中相互切磋,共同进步,体现了草根足球的魅力。
2. 公平竞争,注重友谊
联赛秉持“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的原则,严格遵循比赛规则,确保比赛的公正性。参赛队伍之间注重友谊,相互尊重,共同营造良好的足球氛围。
3. 丰富的赛事活动
联赛期间,除了常规的比赛外,还举办了许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友谊赛、球迷节等,为参赛队伍和球迷提供了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
三、联赛亮点
1. 参赛队伍众多
西宁业余足球联赛吸引了众多业余足球爱好者报名参赛,参赛队伍数量逐年攀升。以下是近年参赛队伍数量的表格:
| 年份 | 参赛队伍数量 |
|---|---|
| 2014 | 16支 |
| 2015 | 20支 |
| 2016 | 24支 |
| 2017 | 28支 |
| 2018 | 32支 |
| 2019 | 36支 |
2. 赛事水平不断提高
随着联赛的不断发展,参赛队伍的竞技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许多队伍在比赛中展现出高超的技艺和团队精神,赢得了观众和球迷的认可。
3. 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
西宁业余足球联赛不仅为业余足球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的舞台,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企事业单位、学校等纷纷参与到联赛中来,为联赛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联赛展望
未来,西宁业余足球联赛将继续秉承“公平竞争,友谊第一”的原则,为广大业余足球爱好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以下是联赛未来发展的几个方向:
1. 提升赛事水平
通过引进先进的足球理念和训练方法,提高参赛队伍的竞技水平,使联赛更具观赏性和竞技性。
2. 扩大联赛规模
积极吸纳更多业余足球爱好者参与联赛,提高联赛的社会影响力。
3. 加强与专业足球的交流
与专业足球队伍开展友谊赛、交流活动,为业余足球爱好者提供更多学习、提升的机会。
西宁业余足球联赛作为草根足球的激情燃烧之地,将继续为推动西宁市足球运动的发展贡献力量。让我们共同期待这个充满活力的足球世界更加美好!
青海为什么不发展足球啊 没有足协吗
那里的气候条件非常差,
在中国足球的发展中,青海足球运动的水平仍然处于低水平阶段,然而默默无闻并不等于与足球就毫无瓜葛,也并不代表足球运动在这里就无法生根发芽。青海省地处中国的西部,拥有72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地域,500多万中华儿女,省会西宁市素有“夏都”之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全民健身计划的推行,体育运动进入人民的事业,足球运动也已开展崭露头角。建国后青海足球运动跌宕起伏,经历了兴起,辉煌,失落和希望,回味八十年代青海足球队在中国足球史有着“西北黑马”的称号,但是随着“金牌战略”以及市场经济计划的实施,青海足球运动开始渐渐走下坡路直至解散,直到2009年青海足球运动才又重新迎来了希望,十五年后青海足球队重振旗鼓参加全运会足球赛,宣布了青海竞技足球运动的复苏;随着中国足球后备人才储备的急速下滑,足球运动“体教结合”的政策提上日程,中国足协拟投资4000万开展全国校园足球联赛,推动学校足球运动的发展;随着青海省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群众的足球热情重新被点燃,足球业余联赛也随即应运而生。青海的竞技足球、学校足球运动、群众足球运动都在不断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中,随着足球运动的不断发展,青海足球运动的在社会的影响力也会逐渐享有名气的。
下面有篇网上的文章:
雄踞“世界屋脊”青藏高原东北部的青海,是个神秘而诱人的地方,她仿佛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玉石,粗拙中透出珠光宝气,平静中显出神奇风采。
在过去的18年中,这片“净土”是个被中国遗忘的地方。当青海足球以中乙新军的身份出现在中国职业联赛时,即使是最资深的球迷也会对他们感到陌生。
新赛季,青海足球队带着2366米的足球梦想,从中国体育的“神秘高地”多巴国家高原体育训练基地出发。
一再推迟的主场
早晨6点钟,当其他地方的职业球员还在睡梦中时,青海足球队的队员们已经起床了,6点10分,这是队里规定的早操时间。
“我们是一天三练,早晨、上下午各一练。”主教练梁锦宁介绍说。年近半百的梁锦宁曾是上世纪80年代青海省足球队的球员,见证了青海足球的辉煌时期,有“西北黑马”之称的青海省足球队曾晋升甲级联赛,创造了许多佳话。
5月8日,青海队本来应该在主场迎战本赛季乙级联赛的首个对手,但这场比赛因故延期。6月11日青海队才会迎来首个主场。
外来球员练出了“高原红”
两年前,队伍刚成立时,这支球队平均年龄还只有14、5岁,队员来自全国各地,青海本土只有两名队员。
很多队员的家长自己都没有去过青海,对当地的训练条件不了解,更不放心自己的孩子去到那么远的地方。“当时,不少家长都跟着孩子来到基地,他们原来还打算留下来照顾孩子。”梁锦宁告诉记者。
由于是国家级的体育训练基地,多巴基地里面所有配套设施一应俱全,田径国家队的队员住在里面的五星级宾馆。当家长们看到多巴基地后,所有的顾虑都打消了,放心地将孩子交给了他。
“刚开始训练队员有高原反应,练一会就感到累,现在好多了。”主教练梁锦宁开玩笑说,不知是训练太过投入,还是真正适应了高原,不少队员的脸上已经有了两团“高原红”。
沿袭冠军的足迹
梁锦宁告诉记者,两年前,当他把这批球员第一次带到多巴基地时,曾经带着骄傲地口气问道:“你们知道这里出过多少世界冠军吗?”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青海多巴这个地名便成了中国田径的“圣地”。从这里训练出的世界冠军名字都如雷震耳: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女子10公里竞走比赛冠军陈跃玲、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子5000米长跑冠军王军霞、2000年悉尼奥运会女子20公里竞走冠军王丽萍,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10000米长跑冠军邢慧娜。中国总共获得过的5枚奥运会田径金牌,多巴基地就包办了4块。
海拔2366米,将青海足球队基地放在多巴基地,领导希望将高原训练的优势延伸到足球项目。“长期在高原训练,对运动员的心肺功能有明显加强,但也是把双刃剑。”梁锦宁说,“下了高原需要一个调整周期,运动员才能达到体能最好的状态。以前马俊仁在这里通常是上高原21天,下去之后调整7天,我们的球员也差不多,一周一赛时还比较适应,如果以后面临一周双赛,那可能会有相反作用。”
2010年8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韦迪亲自将“中国足球协会多巴高原足球训练基地”挂在了多巴基地,这标志着多巴基地将成为我国重要的足球训练基地。
月薪2000元的“大锅饭”足球
值得一提的是,青海队可能是乙级联赛参赛队中极少数没有赞助商和冠名商的球队,但他们也正是依靠重归专业体制,重建足球梦想。
青海有哪些体育赛事
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我省民间自主打造的赛事不断涌现,为广大健身爱好者搭建了舞台,更为我省全民健身事业增添了活力。
草根赛事掀起健身热潮
很多人的记忆中,体育赛事似乎只和职业运动员有关。但如今的青海,全民健身观念已深入人心,运动的激情不仅在竞技体育的范畴,草根体育比赛已走进人们的生活。
不久前在西宁举办的国米球迷协会超级杯是个不折不扣的草根赛事。和其他球赛不同的是,这次比赛的参赛队伍和比赛组织者都是由国际米兰足球俱乐部的球迷组成,共有6支球队参赛。
“我们2013年9月建队,是西宁市第一支以球迷为基础的球队,参加业余联赛,球队在本地足球协会中有一定知名度、影响力。后来逐渐萌生了自己办比赛的想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第六届国米球迷协会超级杯落户西宁。”西宁国米球迷足球队负责人说。
据了解,中国西部国米球迷协会超级杯是西部地区国米球迷间的一项传统足球赛事,在我国西部国米球迷组织中具有深远影响,在全国国米球迷中也是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赛事。在这六年中,各地区协会结合地域特色,大力宣传国米足球俱乐部,团结各地国米球迷,推动国内民间足球运动健康发展。
除了足球,其他领域的民间草根赛事也在我省迅速生根发芽。通过这样的民间赛事,不仅推广普及了体育项目,加强了青海与其他省份之间的交流与学习,也对我省全民健身、体育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助推作用。
政企携手打造赛事
随着全民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人们参与、观看体育赛事的热情也在不断高涨。在我省,如今不少体育公司、房地产公司等各领域企业瞅准了全民健身需求的不断增长,或与政府部门合作,或独立运营,开展了如轮滑、广场舞、跑步、徒步、球类项目等群众喜闻乐见的草根赛事,而时下流行的各种马拉松、路跑、越野跑、自行车等赛事也是层出不穷。
青海劲跑体育赛事策划有限公司总经理葛先生说,赞助体育赛事对企业树立形象的作用十分显著。“一场大型体育赛事包括主办方、承办方、赞助商、运动员等众多角色,作为赞助商的企业和商家,借此机会可与主办运动会的政府机构建立紧密的联系,为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葛先生说。
赛事商业化开发持续升温
民间体育赛事逐渐发展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例如,很多赛事在立项时或者发展起来以后,不知道要如何争取政府的资金扶持。对于全国性的联赛来说,他们要去哪里争取扶持,归属地就成了争执的核心。赛事涉及公安、消防、卫生等多个地方部门的沟通和对接,这些也成为办赛需要解决的问题。
面对日益高涨的体育消费,体育产品和服务如何进一步深入开发,是民间赛事的组织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可喜的是,体育作为朝阳产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更多的资本注入到了体育行业。我省的许多体育赛事,大多是冠名赛事,也说明我省的各类体育赛事的商业价值得到了有效开发,体育赛事商业化有了明显提高,助推着我省的民间体育赛事更好发展。
大连龙卷风球队简介
大连龙卷风足球队,作为大连地区一支备受瞩目的业余足球队伍,由金海光先生,大连丽佳服饰的董事长,于2004年精心创立。这支队伍在2010年正式加入了大连业余足球联盟,成为了该联盟初创球队的一员,以其实力在大连业余足球界享有盛誉,被视为一支豪强球队。
在球队的辉煌历史中,2010年他们曾一举夺得了大连业余足球超级联赛(大连业余足球联盟超级联赛)的冠军,同时在2009年和2010年加油中国冠军联赛大连赛区的比赛中也力压群雄,摘得冠军。然而,尽管在地方赛中表现出色,但在全国大区赛中,他们却未能战胜沈阳维士地产,止步于此。
2011年,大连龙卷风的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他们组建的大超联队代表大连参加了在西宁举行全国足球业余联赛北区决赛,虽以亚军告终,但却赢得了参加2012年中国足协杯的资格。同年11月,在南宁举行的总决赛中,他们更是再创佳绩,先是在1/4决赛中通过点球大战淘汰了两届冠军武汉宏兴,最终在决赛中击败九江联盛,成功登顶,成为全国足球业余联赛的冠军。
尽管在2012年中国足协杯的首轮比赛中,大连龙卷风以点球大战惜败于西安老城根足球俱乐部,未能继续前行,但在年底的全国足球业余联赛总决赛上,他们虽仅获得第5名,但由于深圳寅午足球俱乐部的解散,他们意外获得了2013年足协杯的参赛机会。然而,首战即遇挑战,以1比2不敌河北中基,遗憾止步足协杯的首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