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七人制联赛(广东青年足球队)

足球,这项全球最受欢迎的运动,在中国也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近年来,随着足球改革的深入推进,我国足球运动逐渐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其中,广东七人制联赛作为一项新兴的足球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足球爱好者的关注。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个充满活力的足球盛宴。

一、广东七人制联赛的诞生背景

广东七人制联赛的诞生,源于我国足球改革的大背景下。为了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国家体育总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七人制足球。在这种背景下,广东七人制联赛应运而生。

二、广东七人制联赛的特色

1. 参赛队伍众多:广东七人制联赛吸引了来自广东省各地市、港澳台地区以及海外华侨华人等众多足球爱好者的参与,参赛队伍众多,竞争激烈。

2. 赛事组织严密:广东七人制联赛采用国际标准赛制,比赛规则严谨,赛事组织严密,确保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公开。

3. 比赛氛围热烈:广东七人制联赛现场气氛热烈,观众热情高涨,为参赛球员加油助威,共同感受足球运动的魅力。

4. 社会影响力大:广东七人制联赛不仅是一项体育赛事,更是一项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的活动。它为推动足球运动在广东省的普及和发展,提高我国足球水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广东七人制联赛的参赛队伍

广东七人制联赛的参赛队伍来自各行各业,包括企业、机关、学校、社区等。以下是一些典型的参赛队伍:

参赛队伍类型
广东恒大企业
广东省公安厅机关
广东工业大学学校
珠海格力电器企业
深圳市宝安区政府

四、广东七人制联赛的赛事亮点

1. 高水平比赛:广东七人制联赛汇集了众多高水平球员,比赛精彩纷呈,让观众大呼过瘾。

2. 足球文化交流:广东七人制联赛吸引了众多海外华侨华人参与,促进了足球文化的交流与传播。

3. 公益活动:广东七人制联赛期间,还举办了一系列公益活动,如爱心足球赛、留守儿童足球培训等,为社会公益事业贡献力量。

五、广东七人制联赛的未来展望

随着我国足球改革的深入推进,广东七人制联赛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广东七人制联赛将继续致力于推动足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为提高我国足球水平贡献力量。

总结

广东七人制联赛作为一项新兴的足球赛事,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众多足球爱好者的关注。在未来的发展中,广东七人制联赛将继续为推动我国足球运动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广大足球爱好者带来更多精彩的比赛和欢乐。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个充满活力的足球盛宴,为足球运动喝彩!

广东十虎赛场内外

名扬四海的“金马车”蔡佑广一路领先,最后以五胜六和的不败战绩夺冠,位列众虎之首。

此役过后新旧十虎重新洗牌,你方唱罢我登场。“棋坛学友”汕头郑鸿标、“阳江刀”阳江邓家荣、“梅州少侠”梅州杨鸿轲、“追风少侠”阳江黎铎。一路披荆斩棘,穿梭在楚河汉界之间挥洒自如,脱颖而出成为“广东十虎”中的一员。

其他六虎则是在排名有所变化外,十虎名号不变。

作为参赛者见证了一路走来的新老十虎们,以及一众前辈高手在赛场上挥洒汗水努力拼搏,不遗余力为广东棋坛充当最后的“主考官”。

在颁奖仪式上,即使是同场竞技,亦难免真情流露拍打着双手,一声声热烈的掌声里都包含着对他们最真挚的敬意。

因为这个名号的背后,实在是承载了太多。如果用简单的一句来之不易是难以概况的,实力的背后包含着太多期盼、艰辛。

或许在很多吃瓜观众来看,这只不过是一次寻常的比赛。莫非这场比赛比象甲联赛更有看头?更重要?

比赛的过程不仅牵动着省内外棋坛万千棋迷的心,各大象棋群消息络绎不绝,加之来自各地的名手又有当地的棋迷拥趸支持。

更有象棋国裁贺进老师、天天象棋官方公众号钢琴诗人的粉墨加持,以及象棋名记蓝涛的精彩报道,

岭南青年才俊“村口黄师傅”黄文俊和广东老一辈豪杰“残特”庞才良广东两代象棋高手坐而论道的直接交锋。

在我们欣赏名家的对局时,一招招奇思妙想,在不利的局势下顽强拼搏,在平稳的局面里逐步蚕食,无数个精彩瞬间的构造,恒者恒强,高手总是幸运的。

保级区的选手开赛前彼此之间相视一笑时有多和蔼,到最后交手时临门一脚的破门而入就有多凌厉。

尽管那一句:“系啊,这把要保级,棋难下啰”之中带有几分戏谑的味道。

但不难看出,他们对棋道的追求。不管时光如何刻画,那份热爱象棋艺术的心从未曾更改。

只要坐在棋盘前,就永不言败。

赛后,正值黄昏下的那一道微光,透过白色的露天玻璃窗,隔开了赛场内外,走道里一个个肩上背包的名将相继离场,甚至都来不及看完最后的颁奖仪式便匆忙的离去。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不可否认这些离去背影的承载着无数个十虎的粉墨登台,古人云:“一将功成万骨枯。”

直播间里吃瓜群众的角度来看,有些时候难免容易触景生情,高级别的赛事,高水平的棋手在直播间的手机前,似乎也并没有显示出技高一筹的高水准,相反各种漏招层出不穷,更有一些莫名其妙的盲棋。

在一笑置之的背后,也请理解运动员的背后所承载的种种压力,竞赛它并非小区里的茶余饭后,榕树头前扇着葵扇的大爷们的“这把不行,推倒再来一把”。

真正水平接近的交锋对于双方来说,就不仅仅是简单的技艺较量了。

更多的是心里素质,以及精神状态的全方位较量。

最后一轮,清远少侠张梓恒对阵五邑棋王陈智全,此番交锋双方同积11分保本,属于保级无忧,晋级无望的状态。

如果双方见好就收选择战略议和,双方有很大可能携手进入16强。

然而双方自张梓恒开局起手中炮,陈智全应以反宫马布局完成后。

双方非常默契般地展开了搏杀,并且将这盘棋的战斗持续到最后一刻。

即便这场战斗的结果在开局之前就已经注定无缘本届十虎。

这听起来似乎有些残酷,“不过我们怎么样努力,都无法完成我们的梦想了”。

最好的结果也仅仅是能将名次拉高一点,但双方似乎并没有因为最后的结果而去过多考虑。

只是单纯遵循内心的“棋道”展现了高手的风范。

最后在“车马对车炮卒”双方士象完整的情况下,清远少侠时限紧迫弈出致命漏招后,

“五邑棋王”喜出望外了一句:“得米啦”也是令人忍俊不禁。老卒撞底士,报了上届一箭之仇。

冲刺阶段广州名将张泽岭在先手只需要一盘和棋的情况下便可一洗前尘,晋级新十虎,将上届“守门员”的名号变成永久的历史。

但广州名将在大赛行走多年,穿梭在广东青少年象棋比赛战功赫赫,所到之处非冠即亚,彼时对于广东的青少年棋手驾轻就熟胜多负少,弈来颇有心得。

有迹可寻即便是现时已晋升大师的广东少年大师群,当年与其同场竞技角逐少年桂冠时,也只是胜负参半。

于是这位少年名将拍马向前,先手迎接比他更年轻的对手杨鸿轲。

由于杨鸿轲小分较低,实际上和棋也就意味着出局无缘十虎。

是役唯有一胜才能晋级十虎,在他的背后再也没有第十二轮可以让他去拼了,错过了至少还要等两年。

双方不谋而合,随即展开激烈搏杀,双方车马所到之处,难分难解。行至读秒,双方强有力的大子几乎尽数还在。

许是这场对决尤为重要,在占据绝对优势的中局时耗费了这位少年名将的大量思绪。

在双方进入读秒之际,红方稍一短路,被梅州少侠连出强手,随即反夺主动。

同场竞赛,张泽岭在残棋阶段的棋让人印象深刻,读秒功夫亦是身手不凡。

或许这场在旁观者眼里胜负未分的对决,胜利的天平已经悄然发生了改变。

太多的案例表面,现在对于这盘棋的走向起决定性的因素,此刻最重要的已经不是当下的局面优劣如何。

而是红方是否还能保持正常竞赛时的平常心,来进行客观的判断,理性的去接受先前的优势已然殆尽,然后迅速的调整心态。

双方的心境不同,比赛的结果随之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此时的杨鸿轲犹如野马脱缰,整场赛事从开中局的不利,一路跌跌撞撞走到最后一刻“一把叫糊”。

再也无所畏惧放手一搏的他早已抖掉了包袱,朝着此次比赛那最高的荣誉殿堂“广东十虎”迈出了坚定的一大踏步。

末了,红方在用时的重压之下,弈出大漏。

此时的棋盘周围已是高手林立,世界冠军六冠王许银川特级大师也来到了赛场,站到了这场对决的棋盘背后。

同场竞赛,我不敢妄议张兄此时此刻的心情如何,示意认负后,他只是双手抱头,继而起身离座。

众人围观复盘时,许大师、裁判长贺进老师也参与了进来,指出了几手关键着。

一路过关抵敌,未逢一败,守住了本次冠军“金马车”蔡大师的进攻,守住了本次亚军“村口黄师傅”的进攻,最后关头临门一脚,奈之何如。

只是在棋盘命运的枷锁前,我们只能去学会承受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来自汕尾的名将吴填也令人印象深刻,不管对手是谁,先手多番演绎了象棋【中炮对屏风马布局体系里】堪称史上最激烈的变例【中炮进七兵对屏风马进7卒急进中兵】。

和印象的老一辈棋手喜爱以飞象起马等柔性布局,旨在较量功底不同。

这份穿越了岁月的胸襟,令人肃然起敬,看淡输赢,不服就干。

这也是这次比赛能发挥高水平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赛场所设地许银川棋院舒适程度很高,可以让棋手放开身心专注地沉浸在对弈里。

但赛场终归是赛场,不管多舒适。都会隐隐约约间透露出剑拔弩张的味道,似乎要让坐在角落里镜头前的两人的摒住了呼吸。

认识“阳江刀”这么些年,很少见到他这么如临大敌,但我清楚这场对决对他来说意味着什么。

同积12分,同样是小分不够,同样是和棋就意味着双双出局。

注定了这场对决进程的不平凡,虽然执后手,但这位来自茂名的广东名教头伍世钦老师也丝毫没有保守防守的意思。

从比赛交锋的进程来看,有点象武侠小说里的双方恨不得将毕生功力挥发在这盘棋里,毕其功于一役,即使过后会武功尽废也丝毫不在乎。

“阳江刀”起手仙人指路,伍教头更是生猛不假思索直接就摆上了中炮,尔后双方形成了类似于后手五七炮对屏风马的格调。

布局过后红方仍持小先手,由于双方都不甘平庸,对局的进程一招一式在旁观者看来也颇为惊心动魄。

行至中局,红方在经过长考之后毅然弃马抢攻,黑方拿起就吃欣然接受红方的挑战,放任红方底炮沉底形成空心炮的攻势。

至此,形成红方占势,黑方多子的复杂局面,不过就当前局面而言,双方的战略意图都达到了,选择了在悬崖上搏斗,皆无退路。

虽然说是两分局面,但就“阳江刀”的棋风而言,这是他喜爱并且擅长的局面。

如果是从比赛的角度来看这种单纯多子防守,缺乏反击的棋对黑方来说压力很大,从伍教头不经意的频频摇头里,或多或少也能感受到他现在的压力。

正如陈球教练所言:“比赛不到最后一刻,绝不可掉以轻心”。

在这个局面逗留良久,认为红方机会更大,双方许久不落子,我便转身离开了。

不一会再回来,围观的人群已经将棋盘围成了一个圈,水泄不通。

只见“阳江刀”的声声叹息,手指张开,却又频频缩回,不时瞄着旁边的计时器,难以落子。

经过全面的弃马抢攻的计划,此时的红方局面大有可观,虽然已经进入读秒,但黑方的阵形支离破碎,将位不安。

对黑方来说更要命的是红方经过刚刚一系列强有力的操作,又重新得回了失子。

伍教头在局面下风中也极为顽强,一手平炮牵制,给予了红方很大的考验,才产生了刚刚“阳江刀”读秒中举棋不定的一幕。

此刻也不知道是谁在远处的讨论轻声嘀咕说了一句:“平炮将军就得了”,乍看红方有平炮摆脱牵制的办法。

但在读秒中如果一时不察误走平炮叫将,则黑方恰好可以中炮“解将反将”如此一来反抽红车,胜负即刻易手。

“阳江刀”在时限即将售罄的情况下弈来精准,退马邀兑车实施苦肉计。

不过就棋而言交换车之后,较量【马炮残棋】红方还是优势局面。

不过由于红方已经读秒,百密一疏难保不出漏,黑方尚有回转的余地。

伍教头在经历全面多番硬战后,在局面接近转机的时候,下出平车捉马的漏招,白丢一炮。忽略了红方退马邀兑是踩双的,踩车并踩着打红车的黑炮,黑方必兑。

由于行棋有加秒,实际上红方胜局已定了。

“阳江刀”也不禁喜形于色,两天以来的重压在一瞬间如释重负,不禁步履轻快,落子如飞。

至此,黑方抵挡几个回合后示意认负。

那一瞬间,远古重今,那一幕不禁让人思绪万千,似乎看到了回到当年qq时代,意气风发的刀哥。曾经一把让人胆寒阳江刀出鞘,让棋盘上多少豪杰折戟沉沙。

沉寂多年后,今又再现,可喜可贺。

伍教头则是一脸讶异的目光,紧盯着棋盘,除了轻声叹息再无其他。

然而伍教头展现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竞技体育精神。亦可无憾了,虽败犹荣。

高手林立的比赛,演绎的棋盘传奇故事远不止于此,只是困于诠才末学,笔墨之间难以生动,仅以颓笔且留下几个印象深刻的场景。

高质量比赛的背后离不开优秀的组织者,参与者,有如此次大赛的总策划:传说中的象棋届“刀郎”、年哥、陈球教练、贺进老师还有那些不被熟知的裁判,赞助商……

特殊时期最近两年隔壁的围棋大赛由线下转战线上,已经成为了当下竞赛的主流途径。

在快节奏的社会,人工智能肆虐的当下,能够盘着腿在棋盘前好好的和人面对面地下一盘慢些的棋、复盘,实属难得。

对比线上的沉默无声,我还是更怀念坐在棋盘前听着棋子落在木头棋盘上的清脆声。

在快节奏的当下,大赛的不断更迭意味着一代代人的青春记忆逐渐模糊,直到有一天被完全覆盖。

那些被我们所遗忘的曾经,辉煌也好失意也罢,俨然已经成为了一张张棋谱,都一一刻画在了岁月里。

CBA总决赛的赛制采用什么为何用这种赛制

今年的总决赛和去年一样都是采用三场两胜制。至于为什么大家都知道是受疫情影响。

至于你说的不公平,广东夺冠靠运气,我只能说你很无知。广东几年夺冠不仅靠的不是运气,而且今年的冠军可以说是广东所有冠军中含金量最高的。至于为什么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易建联去年总决赛跟腱断裂后至今没能复出,常规赛尾声扛起广东进攻大旗的小外援马尚同样是跟腱断裂。虽然战绩常规赛排名第一,但广东的夺冠形势一片渺茫,外界普遍更看好兵强马壮的辽宁夺冠。因为跟辽宁阵容相比,无论内线还是外线都是辽宁占优势。但就在缺少两大攻防核心的情况下,广东最后强势登顶,战胜辽宁获得队史第11冠同时也是杜峰执教的三连冠。

还有一点看过总决赛的都能看得出来,三场系列赛广东基本都是压着辽宁打的,场上的节奏牢牢掌握在广东的手中,辽宁一直被牵着鼻子走,自身的特点优势一点也没发挥出来,所以才导致的输球。

最后就是广东在缺少两位核心的情况下,凭什么赢得的总冠军,其实很简单就是防守。广东总决赛的防守堪称比教科书还经典,场上的年轻球员像赵睿徐杰还有这次新晋总决赛mvp胡明轩都是玩命防守,总决赛第一场防的辽宁三巨头郭艾伦赵继伟韩德君上半场0分,全队上半场更是耻辱性的只得到了29分。

新冠疫情的影响,但个人觉得只要不是一场决胜负,就会公平一点。因为本来就是季后赛球队,一些实力不会相差太大,偶然性也是比较大,常规赛后期拼死拼活抢排名,,最后来个单场决胜负,感觉挺好笑,不过也相对更加刺激。也不用拿奥运这些比,前面赛程都不同,不过作为看客,肯定没制定规则的人懂得多,看球就完事

你现在看看广东夺冠靠的是运气还是实力?

广东宏远华南虎俱乐部的球队历史

1995—1996老兵传奇

1995-1996年是宏远在CBA联赛的第一个赛季,之前他们取得了全国男子篮球乙组联赛的第一名比赛和当时的空军篮球队一起成功冲A。然而由于宏远有足球在先,所以直到在CBA第一个赛季,宏远男篮凭借着一帮退役的前国手以及部分省市好手,全队平均身高1.919米,平均年龄29岁,内线有老国手黄云龙、张勇军和李春江,后卫线上有入选95年八强赛中国明星队的原来广州军区队的李群,他们一举夺得联赛亚军,从此“广东宏远”这个名字不但在足球界,在篮球圈同样不胫而走。 1996—1997初引外援

全队平均身高1.94米,平均年龄29岁,队员依旧来自全国各专业队退役的队员以及广东队部分球员,有八人曾经服役过国家队和国青队,通过具有自己特色的正规、严格的训练,保持了个人原有技术特长,组合成攻守兼备、新老搭配的阵容。球员比赛经验丰富、快慢结合、能里能外、拼劲十足是他们的特点。黄云龙、张勇军、李春江等原国手再加上美籍外援威廉汉姆的加盟,再次取得了全国男子篮球甲A联赛的季军的好成绩。

1997—1998“小精灵”威文

这年的4月份,在全运会预赛以后,整支队伍进行了调整,全队在技术、战术方风格上有了进一步改进,不仅具有“南派”的特点,更糅合了“北派”的勇猛的路子。队里依靠原国手李春江和后起之秀李群、宋希,并配以外援威文,形成了多变的战术。

在这三年的联赛里,宏远队都以老闻名于甲级各诸侯:一是年龄老,是12支劲旅中最老的;二是经验老,几名主力在篮坛上纵横十几载。这赛季黄云龙、李青山、张勇军的三员大将退役,补充了三名小将顿将该队的年龄态势改变,队平均年龄是25.5岁,但以年龄大的为主力的模式在此赛季没有改变。无论对强队还是弱队,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然而外援在广东宏远队中仍是支柱,特别是威文他成了队里的核心,他的状态将关系到该队的胜负成败。

身高仅1.86米的美国籍外援威文在“长人运动”之称的篮球运动里无疑是个小个子。但就是这位神奇的小个子施展了令人惊讶的本领,使犹如进入了暮年的宏远队焕发了青春,同时也为该队创造了主场以10分优势战胜了中国男坛“巨无霸”八一队的奇迹。于是,“小精灵”的外号有了得主。场上的他灵活得像一条泥鳅,在人高马大的对手围追堵截面前,仍能控球自如,忽而带球左闪右闪地晃过防守队员突击上篮得分;忽而看准个空儿就猛地传球给队友建功;若内线全被对手封堵,这位奔跑速度极快的组织后卫就拿出他的绝招—3分球投篮。著名的国手、八一队的后卫阿的江也承认,威文的技术相对全面、身体素质也是中国球员难以比拟的,他最大的愿望是打入NBA,然而身高方面的原因使他未能如愿,于是便到欧洲各国俱乐部打球,开始了他的职业运动员生涯。这位曾参加过欧洲篮球锦标赛的球员,也曾在香港打过超级工商杯、两届都评为最有价值球员和得分王

1998—1999新老交替

“广东宏远篮球队在中国男篮甲级联赛的第一个赛季就成为了一匹黑马,这匹黑马当年仅次于八一男篮而成为亚军,之后在以后的联赛中一直显现其豪强本色。去年一批为广东男篮打下江山战功卓著的老将退役后,广东宏远开始走下坡路,从始终保持联赛前三到第六名,但灵活机动的广东人今年对球队又有了新的投入,广东男篮又成了一匹让人捉摸不定的一匹黑马”这是赛前各大媒体对他们的评价和预测。然而当时的教练张勇军则表示,1998-1999赛季广东的实力应该今年可以打进前四,但是今年(1998-1999赛季)的篮坛有七八支球队和我们的实力相当,所以打好关键场次非常重要,今年(1998-1999赛季)的机会大,困难也大,要取得好成绩取决于训练的质量,体现在在联赛上对每一个对手的掌握上。今年的(1998-1999赛季)规则有了很大的变化,只靠五六个人打球的情况行不通了,要适应新的规则要把大赛前的重点放在队员体能和新队员的练兵上。

拜仁这位美国白人球员以前在香港威利效力,他的篮下强攻和防守有助解决广东队长期内线软弱的缺点.然而来自香港永伦队的美国人球员在俱乐部杯赛上以良好表现一举让宏远队认定今年(1998-1999赛季)联赛的外援非他莫属,并且帮助宏远取得俱乐部锦标赛的第一次全国冠军.

1999—2000小鬼当家

宏远俱乐部自成立以来一直重视后备力量的培养,表现在新老队员的搭配上过渡得比较自然,参加本赛季(2013-2014赛季)的宏远俱乐部平均年龄是21岁,比起刚成立时的29岁年轻了许多,平均身高是1.95米,是宏远篮球俱乐部成立以来平均身高最高、平均年龄最小的一支队伍。

当时的主教练张勇军根据队员的身体条件、技术特点、重点强调一个“快”字,掷界外球快、投篮出手快、追击快,逐渐形成了以快为主的技、战风格。他在赛前表示:“目前的队伍很有朝气,队员的身体条件好,与过去的队伍相比,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队员年轻也存在着经验不足的弱点,因此要打进前六困难也是很大的,但尽管如此,我们还是很认真打好每一场比赛,珍惜每一次锻炼机会,我们既要看眼前的成绩,同时更要考虑球队今后的发展。”宏远按计划在这一赛季顺利完成了新旧更替。建队初期,外线有“神射手”张勇军和李春江,如今替代二人的是李群和外线远投也有一手的柳勇,以及外援的引进弥补内线的不足。但在常规赛上22场仅以15胜7负的战绩挺进了决赛,决赛上却3胜4负只取得联赛的季军。

本赛季宏远的薄弱环节仍是内线,因此核心后卫李群的担子很重,如把内外援穿针引线地组织起来,是他的最主要的任务。李群曾入选中国青年队,中国大学生队,中国国家集训队,1996年夺得首届全国男篮甲A“三分王”,这赛季则凭借共助攻助攻164次场均 7.45次成为1999—2000助攻王。

2000—2001再度换血

上赛季宏远凭借队里仅有的资历深的李群和宋希以及一群毛头小伙取得第三名的好成绩。但2000—2001这赛季只获得了第六名,全队成绩的波动与他们为备战九运会而再度进行大范围的队员调整有关。

杜锋,司职二中锋,新疆人。国家青年队队员,在上一个赛季由于表现突出被评为CBA最佳新秀之一。他投篮准,篮下进攻动作灵活,心理素质好,越是重要的比赛碰到强队发挥得越好。他奔跑速度快,拼抢篮板积极,既能强打内线,也能拉出来远投。还有就是积臣,是广东宏远内线不可缺少的主力队员,在各项技术统计指标都名列前茅。还值得一提的是后卫宋希,在这赛季他的三分球命中2.3,命中总数56个。

2001—2002速度败于高度

宏远进攻速度之快,在甲A队伍里是数一数二的,他们以闪电般的防守反击、打得对方措手不及;快速移动中的盯人防手,也常常让扰乱对手的进攻战术,使对方无攻而返。他们的攻防可根据对手的阵势而随机应变,让对手难以适应,攻击点多,篮子准,是该队又一法宝。尤其是三分远投神准,全队至少有5人是远程射手,常让对方在防守顾此失彼。

本赛季宏远也只取得联赛的第七名,虽然度过了新旧交替期,队伍日趋成熟水平实力在提升,但是还不够稳定;整体队员年轻,在13支队中论全队的平均年龄只能算“小弟弟”,体力充沛有股出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但却经验不足;32岁的老将马永忠退役,引进了沈部的2.05米的马玉坤,在进攻和防守上给了宏远队几许制胜的砝码,但在历届比赛中功不可没的积臣离开了宏远,这赛季宏远换了三名外援,其中一名让·费霍尔27岁,身高1.95米,毕业于迈阿密大学,曾参加过意大利联赛和NBA雄鹿和小牛队训练营,另外两名为中锋,新的外援的水平不佳也直接影响宏远今年的成绩。

2002—2003李春江吐气扬眉

到今年俱乐部经过了十年的发展,球队更加成熟和完善。目前拥有国家队队员朱芳雨、杜锋,经过世锦赛和亚运会磨练他们已经日趋成熟,本赛季杜锋以总得分852分位居全队榜首,朱芳雨则三分平均每场出手6.4次命中2.8次,总三分命中总数为99次以及93次抢断。王仕鹏、易建联、陈大伟在国家二队服役,后二人则初次在甲A联赛登场,其中易建联被公认为继姚明之后的巨人新秀。场上灵魂李群宝刀不老,威力不减,46次抢断,224次助攻总共为球队还贡献了572分,再次立下汗马功劳。

功不可没的主教练李春江,是在1999—2000赛季开始担任助理教练员,在2001年的1月15日正式接任主教练一职。在他接任的时候正是比赛进行的关键时刻,也是宏远队处于窘境的时候,那年只在联赛上取得第六;上赛季因外援到位晚没能和队员很好的磨合,开局不利又一度陷入泥潭,最终也只是取得联赛的第七名。他肩上的压力很大,但他在危机中却不失信心和方寸,率队奋力拼搏度过一道道的难关,执教以后经过大赛磨砺临场经验也逐步提高。平时严格治军、严格管理、严格训练,尤其是几名主力长期不在队的情况下,毫不松懈,使队伍始终保持着旺盛的斗志,重振昔日华南虎威风!

这赛季经过全队的拼搏,夺得了常规赛冠军和总决赛亚军的历史好成绩,除了首轮客场先赢后输意外失手奥神队以外,接下来创造了十三连胜的辉煌战绩,显示出华南虎的霸气;季后赛也一路过关斩将,最后与老牌冠军八一队会师决赛,但由于小将们经验不足而最终与冠军失之交臂,但也给年轻的队员增添了信心。

2003—2004首度封王

上一年的联赛虽与冠军失之交臂,但是经过一年的训练和努力,杜锋、朱芳雨不但在国家得到了认可,而且在宏远队起到了核心的作用,教练兼队长的李群仍是全队的灵魂,投篮452次投中116次,罚球43次中39次,助攻182次,总共为球队贡献了324分全队第4,小将易建联在上赛季半程上场后已有突出的表现,而这个赛季共上场28场,前场篮板68,后场篮板97,总得272分;外援积臣的内线能力更是无容置疑,全队得分最高668分,共起手434次中261次,前场篮板113,后场篮板251,罚球213中144,命中率67.6%。球队终于完成了由依靠“老枪”打天下,到现在由小将挑大梁冲锋陷阵的转变,并勇夺冠军是历史以来最佳的战绩。

2004—2005惊险卫冕

宝刀未老的李群,正值当年的积臣,参加了2004雅典奥运会的年轻国手杜锋、朱芳雨和易建联,以及经上赛季比赛迅速成长的年轻队员王仕鹏、张吉吉、陈大伟组成的宏远队整体实力更强,并形成了以朱芳雨为代表的远程射手群的准确三分远投,以杜锋、易建联、积臣组成的强大内线实力,构成了进攻威力强,投篮准,攻击点多的特点,队伍的年轻化,平均年龄22岁,足以应对一周三赛的新赛季的比赛。

2005—2006三连冠霸业达成

今年是宏远加入CBA联赛的第十个年头,十年来排名总居于前七位,得意之时高居前三甲但过不了三届;背的时候跌到第六、第七也不会超过三届又返回前三。在03—04赛季和04—05赛季取得冠军后,在前年(2012-2013赛季)终于破除了三的困境,捧得了冠军的奖杯。CBA历史上有过三个冠军,但真正称得上王朝的只有1995年后连续六夺冠军的那支八一。以及连续四年杀进CBA总决赛,连续第三次拿到总冠军的广东宏远,终于可以宣告自己王朝的到来。

相关新闻

RELATED NEWS